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镁业动态 > 营口市对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关于推动我省菱镁产业高端化、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的建议》(第0290号)的会办意见

营口市对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关于推动我省菱镁产业高端化、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的建议》(第0290号)的会办意见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23-04-28
  • 浏览量:897
【字体:

省工信厅:

现就王艳委员提出的《关于推动我省菱镁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建议》的提案,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镁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经济运行情况

2022年,镁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34亿元,同比下降6.4%;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5.3%;销售产值237.9亿元,同比下降5.7%;营业收入276.2亿元,同比下降5.1%;利润4.7亿元,同比下降35.4%;应交增值税5.7亿元,同比增加14.9%;营业税金1.67亿元,同比下降6.5%;耐火材料制品产量420.7万吨,同比下降14.5%。

(二)规上企业及龙头企业情况

全市共有涉镁企业596户。其中,规上企业201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8%。耐材行业重点企业包括金龙集团、青花集团、辽宁奥镁、鲅鱼圈耐火、宁丰集团、金鼎镁矿、欣立集团、中镁控股、和隆耐火、和平三华、营口濮耐等企业。镁质化工行业重点企业为营口菱镁化工集团。镁质绝缘功能材料行业重点企业为大石桥美尔镁制品、辽宁嘉顺科技集团。

(三)产业体系及原材料情况

镁产业已基本形成集勘查、开采、选矿、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镁质耐火材料为主导产业,镁质化工材料、镁质新型材料等产业共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菱镁矿是我市优势矿种,矿石探明储量16.28亿吨,居全国第二位,主要分布在大石桥市所辖官屯、百寨等地区。镁产业产品以镁质耐火制品为主,拥有15大系列300余种产品,覆盖60%国内市场和40%国际市场,远销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镁质耐火原料年产量约420万吨,镁质耐火制品年产量约270万吨,镁化工产品硫酸镁肥年产量约60万吨,镁质绝缘产品电工级氧化镁粉年产量5万吨。

(四)生产装备情况

镁产业固定资产总值近340亿元,现有轻烧窑、重烧窑、电熔炉1400余座,各种液压机、摩擦压力机1100余台,超高温隧道窑50余条,干燥窑500余条,菱镁矿浮选生产线10余条。电熔炉、镁质系列砖生产线及超高温隧道窑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镁制品企业设备数量及其自动化、半自动化水平位居全国第一,部分深加工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五)创新研发情况

全市250余户涉镁企业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组建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省级专业创新中心7家,设立企业研发机构51个,高新技术企业45户。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10项、团体标准5项;获得国家、省级科技计划立项58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优秀新产品奖及专利奖69项。

(六)产业集聚区情况

镁产业集聚区位于大石桥市,其中营口南楼经济开发区、大石桥经济开发区、大石桥官屯镇涉镁企业较为集中。营口南楼经济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现有涉镁企业348家,有9大系列200多种涉镁产品,其中高品级电熔镁砂、烧成砖、不烧砖和功能性耐火材料等定形产品年产量居全国前列;氧化镁电熔炉、镁质系列砖生产线及超高温隧道窑数量居全国前列。大石桥经济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被列为国家镁质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现有涉镁企业50户,重点生产镁化工系列产品、高端镁质耐火材料产品。大石桥官屯镇,域内矿产资源丰富,镁石储量6亿吨,白云石储量5亿吨,滑石储量8千万吨,现有涉镁企业94户,有8个系列27种涉镁产品。此外,我市鲅鱼圈区、盖州市、老边区以及大石桥市金桥街道、钢都街道、永安镇、博洛铺镇、虎庄镇等部分乡镇也有从事镁质材料产品生产的企业。

二、为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所做工作

(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充分发挥营口市镁产业综合治理工作小组统筹作用,深入贯彻落实《辽宁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菱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辽政办〔2020〕33号)文件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供给侧改革为抓手,实行总量控制、强度管理,退出低质低效产能。已全部淘汰有效容积18立方米及以下的轻烧反射窑、有效容积40立方米及以下的重烧镁砂竖窑、1400千伏安及以下的电熔镁砂炉。进一步研究制定了《营口市菱镁矿浮选及镁砂行业产能置换流程》,严禁备案和新建扩大产能的菱镁矿浮选及镁砂的项目。确有必要建设的,必须实施等量或减量置换,从源头上遏制过剩产能。二是围绕推动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开展工作,与市耐材协会、营口移动公司、大石桥移动公司等单位召开座谈会,深入企业了解情况指导工业互联网体系建设,组织人员参加省工信厅、营口市政府主办的“星火·链网”、标识解析耐火材料行业示范应用推介会”,全力引导企业了解掌握工业互联网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借助数字技术重塑生产模式、管理模式和业务模式,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发掘新的增长点。三是围绕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开展工作。配合省重大技术装备工程中心、省新材料工程中心就镁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引导企业合理用能、完善管理模式、淘汰替换老旧设备,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向低碳、节能环保方向发展。辽宁中镁、中民驰远、金龙集团等12家重点企业累计投入1.2亿元,实施了自动化控制、节能环保线等技术改造;营口雷法、辽宁奥鼎镁业等68家企业,累计投入6255万元,基本完成90座隧道窑、梭式窑煤改气;金岱科技、凯宁实业等15家企业建成大型环保炉窑55座。四是以碳达峰、碳中和引领行业节能减排,不断深挖节能潜力,提出节能改造建议,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对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化工、建材、镁制品等行业30户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节能监察;对全市32户高耗能企业和4户重点用能企业进行“双控”核查;对全市62户钢铁、镁制品等行业进行节能诊断。

(二)引导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针对我市镁企业存在的生产技术低、产品层次低、能耗高、污染高等突出问题,加强与行业协会、高校院所等单位合作对接,采取政策宣传、座谈交流、组织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引导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制造、管理方式等方面转变观念,提质增效。二是推动引导企业加快创新能力建设。辽宁嘉顺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了国家重点专项“矿缆级氧化镁研究与产业化”项目,在家电、工业电热、防火电缆三大领域实现突破,并获批“省级绿色工厂”“辽宁省瞪羚企业”称号;大石桥美尔镁制品有限公司入选第二十四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名单;吉诺尔和凯宁实业2家企业列入营口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东邦环保、营口菱镁化工2家企业获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个项目获得省、市科技项目资金支持,12家涉镁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奖励支持,5家涉镁企业获得瞪羚企业奖励支持。

(三)开展产业前瞻性研究工作

一是从指导产业结构有序调整和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入手,进行充分调研论证,完成了《营口市镁质材料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从发展重点、区域布局、重大工程、保障措施等方面明确了镁产业“高效益、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发展方向,对进一步提升我市镁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有重要意义。二是完成了镁产业“十四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推动产业实现生态友好、节能高效、持续健康的高质量发展,形成“全市一盘棋”产业发展格局。

(四)开展为产业和企业服务工作

一是组织企业开展镁行业检验检测技术培训、重点菱镁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技术人员能力水平。二是组织推荐我市39个镁产业项目分别入选2021、2022年《辽宁省菱镁产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及产品目录》,推荐12家优秀企业成为省新材料产业联盟会员。三是组织重点企业申报国家、省相关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和银行低息贷款,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四是以做好“三篇大文章”为核心,结合我市镁产业发展实际,深入挖掘筛选16个镁产业项目,及时向省工信厅推荐上报。

三、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原料供应不够稳定,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大石桥市作为重要镁制品生产基地,矿石和镁砂的供应保障受周边区域的政策影响较大,在一段时间出现虽然有强大的加工能力,却又无米下锅的现象。同时,高品位菱镁矿石日趋减少,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目前适合加工镁质耐火材料的特级、一级矿石产量仅占总产量20%,优质矿石供应趋于紧张。

二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从发展方向看,我市镁质材料生产主要集中在耐火材料,受技术和市场制约,镁化工、镁质新材料、镁建材发展步伐不快。从耐火材料产能看,产能利用率仅为60%—70%,产能过剩直接导致行业自律性差。

三是高端技术研发水平相对薄弱,产品附加值较低。产业高端人才较少,科技研发投入偏低,产品一直以初级原料,包括轻烧粉、各类镁砂和镁质耐火材料及其制品为主,产品较为低端、链条短,服务国家航空航天、国防、电子等产业并具有独占性的高端产品极少。

四是企业整体规模偏小,产业整体竞争力较弱。全市有近30%的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弱,设备简易、工艺落后,管理难度比较大,产业集聚度不高。部分企业盲目追求完整产业链条,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导致企业无法进行专一产品深层次研发,严重制约镁产业转型升级。

五是生产工艺总体相对落后,装备智能化水平偏低。“三镁”企业大多缺乏技术标准、热工制度和操作规程,生产劳动强度大,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不稳定,资源得不到综合利用。智能制造刚刚起步,仅有10余家骨干企业进行了智能改造,大多企业重视短期利益,还没有改造计划或没有实力进行改造升级。

六是能耗“双控”压力大,节能减排不明显。我市目前仅有大型环保炉窑55座,占炉窑总量的4.4%,节能减排任务还非常艰巨。隧道窑、高纯镁砂竖窑排放仍是环境治理工作难点,部分企业反映环保设施运行还不稳定,企业投入大量资金,仍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以做好“三篇大文章”工作为重点,提升菱镁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一是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镁产业要提升镁质耐火材料制品深加工优势主导产业发展质量,大力研发并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不断开发高性能、适应性强、稳定、安全的镁质耐火材料主打产品,做强优势、做大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使主导产业优势更加突出。同时,大力发展镁化工、镁质新材料、镁建材产业,不断提高非耐产业比重,推进产业结构多元发展。 二是突出延链补链强链,深度挖掘优质项目。按照“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的思路,把产业链拉条、抻直、拓宽、增厚,提升本地产业配套率和稳定性,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结合镁产业发展实际,以提质增效和节能环保为重点,注重把握挖掘一批打基础、惠民生、利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强化项目的支撑作用。三是加快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积极对接行业协会、高校院所,强化产学研合作力度,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就共建创新实践基地、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和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引导企业通过实施标准化建设、高企培育计划,加强研发中心建设等,加快技术创新、智能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向智能、绿色、高端发展。

(二)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

一是继续做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推广应用,力争年底接入企业达到500户,标识注册量突破5000万、解析量实现新突破,打造东北地区核心节点。在镁质材料、农产品、商贸物流领域新建3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二是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相关项目建设,组织企业申报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引导企业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支持。三是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合作,推动营口自贸区建设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园区。目前,项目可研报告、筹措资金等工作已完成,即将启动建设。四是继续加强与中国移动公司营口分公司、市耐材行业协会、市镁产业协会等单位的合作,针对镁产业结构特点和企业实际情况,引导企业利用5G技术进行内、外网改造,打造“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标杆,满足高温工业及相关应用领域发展的更新更高要求。

(三)坚持创新驱动,创建全行业技术创新体系

鼓励企业建设国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提高全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和层次;充分依托辽宁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等大学、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产学研合作,就行业、企业关注的前沿、共性、关键性技术问题进行科技攻关,开发企业需求的新工艺、新产品、新装备,并在全行业进行推广和应用,促进产业升级;鼓励与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合资、合作,瞄准国内外的技术和产品最新发展方向,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提高整个行业技术进步;加快镁产业创新人才培养,通过优惠政策,良好环境,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来我市创新创业,同时与高等院校合作,为行业、企业培养优秀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技工人才等。

(四)大力推进创新升级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用创新引领菱镁产业升级,积极推广镁质耐火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新装备,不断提高菱镁产品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生产装备智能化水平,加快建立现代生产体系;积极推广“三镁”治理新技术新装备,重点推广辽宁洁镁“利用低品位矿石生产高活性轻烧氧化镁及二氧化碳回收”、东吉集团国家863计划 “低品位菱镁矿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与装备”、辽宁丰华国家重点支撑计划“菱镁矿高效利用绿色生产技术”和“悬浮闪速制备高活性轻烧氧化镁新流程开发与示范”等项目,加快传统镁制品企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政产学研用”平台建设,加强与辽宁科技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积极争取国家、省和营口市科技研发专项资金,加快新技术、新成果转化。

(五)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推进耐火材料产业智能化

建立准入退出机制。严格按照“总量控制、存量升级、增量调结构”的发展思路,全面淘汰生产工艺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能耗限额标准的落后镁制品产能和企业。建立传统镁产业逐步退出机制,严格控制镁制品生产企业的盲目扩建和新上项目,避免镁制品产能的重复建设。镁制品加工项目应综合考虑资源、能源、环境容量和市场需求,必须符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按照集约化、集聚化原则,镁制品加工项目必须进入产业集聚区或工业园区。优先考虑集聚区内拆除现有传统轻烧镁窑、重烧镁砂窑、中档镁砂窑,改建为新技术、新工艺窑炉;优先考虑依托现有关闭的企业,有用电负荷、闲置场地厂房等资产进行盘活重组的项目,采取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方式,实现镁产业提档升级。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品产量,重点发展镁质合成耐火原料、高纯高体密耐火原料、功能、环保、长寿、节能镁质耐火制品及镁质复合材料,大力发展镁质不定形耐火材料,加大用后镁质耐火材料再利用研究,不断提高耐火材料性能,开发耐火材料新产品,逐渐降低耐火材料产值比重。不断提高生产原料的窑炉装备和生产制品的工艺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积极引导企业生产设备向大型化、自动化、环保零排放转型升级,提质降本增效。

2023年4月6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