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相关行业 > 其他 > 中国企业联手欲破日本稀土专利垄断

中国企业联手欲破日本稀土专利垄断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4-08-11
  • 浏览量:491
【字体:

中国企业联手欲破日本稀土专利垄断。中国下游企业联手破日本钕铁硼专利垄断一事又有了新进展。在刚刚结束的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上,宁波同创强磁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宁波同创”)总经理赵红良说:“稀土企业在国内是打日立金属的反垄断,现在已进入对垄断要件证据的搜集和取证阶段;在国外,是到美国打官司,先打掉几个核心专利,即将把有关材料递到美国专利局。”

 

在美国律师的帮助下,包括宁波同创等7家企业组成稀土永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下称“稀土永磁联盟”)跟日立金属打专利官司,仅准备工作就已做了将近一年。

 

“我们跟日立金属打官司,是要打破一种专利迷信,这是很大的心理影响,对消费尤其是下游应用客户,都会有很大的震撼。”稀土永磁联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高层人士如是说。

 

钕铁硼材料出现在1983年,目前广泛应用于电机、风电、汽车及电声等领域。在当时钕铁硼公布不久,中国即已投入了很大力量研究,在钕铁硼的专利开发上,并不落后于其他国家。但梳理中国稀土其后30年的发展,因专利受到的劫难并不少。“中国钕铁硼走的路线跟日立金属是不一样的,但从开始到现在,我们的钕铁硼专利一直受到专利的制约。”沈阳中北通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北通磁”)董事长孙宝玉说。

 

据了解,烧结钕铁硼主要有四个工艺步骤,即熔炼、制粉、压型和烧结,其中,在制粉上,中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就引进了气流磨制粉技术,这个技术早于日本(但日本申请了专利)。

 

稀土永磁联盟提供的数据显示,算上日立金属在日本本土的专利,其在全球范围内共拥有600多项烧结钕铁硼相关专利。这其中,核心专利只有100多项,其余均为日立金属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重复申请。

 

孙宝玉表示,日立金属的成分专利已于2003年到期,目前覆盖面较大的成分专利已经没有了,现在讲的是每家企业的制作方法,即工艺专利(制成专利)。即便是工艺专利,依然是中国钕铁硼等一些高端应用制造产品正常出口的阻碍。

 

据悉,杭州永磁集团曾在2011年前后有一些较大项目,一年大概有几千万的销售额,但因为日立金属的阻挠,这些项目最终没有如期进行。实际上,中国的钕铁硼产品要比日立金属便宜10%到30%。现在开来,日立金属不是用某个专利限制多少出口量,是用多个专利串起来限制市场。

 

孙宝玉测算,稀土永磁联盟内的七家企业国内的钕铁硼产量大概有1万多吨,因为专利限制,很多稀土产品不能销售到国外那些市场去,“钕铁硼真正的高端市场都在外资企业手里,我们不能进入这些市场,损失很大”。实际上,即便不跟日立金属打官司,上述企业的产品也能销售出去,但为规避专利限制,会带来成本的提高。“比如对含氮的产品专利,如果打掉,以后我们再出口产品就不用考虑含氮还是不含,如果不打,就要想办法把氮降下来,会提高成本。”孙宝玉说。

 

贾颖燕说,对企业来说,顶多增加些成本,关键是很多客户有日本专利的顾虑,不敢买我们的产品,这是专利带来的影响,“它不是用某个专利限制多少出口量,是用多个专利串起来限制市场”。

 

稀土永磁联盟经过一年多来的分析和审核,发现上述100多项核心专利并不能站住脚。比如,日立金属2012年8月在美国发起的337调查中精心挑选的4项核心专利中,两项气流磨专利US6491765和US6537385分别于2001年5月和2002年7月在美国申请,其优先权可追溯到2000年5月,但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从国外引进ALPINE 200AFG气流磨设备用于钕铁硼制粉工序,该ALPINE气流磨设备的正常运作方法可以达到前述日立金属两项气流磨专利中的核心内容。

 

10日,稀土永磁联盟提供的信息显示,由于日立金属的专利数目较多,该联盟将做长期计划,首先对有代表性的几个核心专利在美国提出无效申请,再一个一个去打官司。“在美国打官司要先过专利局那一关,还是很贵的,但我们做好了准备,要打到它打不起的时候。”

 

【关键词:中国稀土 日立金属 专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