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推进“煤电超低排放”环保改造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4-12-15
- 浏览量:857
【字体: 大 中 小 】
多省推进“煤电超低排放”环保改造。从今年开始,各种“近零排放”的报道频繁见诸媒体,“首台”、“首次”、“低于燃气机组排放标准”等字眼不断出现,煤电超低排放环保改造成为一股潮流,已经有多个省市出现“近零排放”机组。
华能黄台电厂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随着城市扩张,被围在城市中央。因为环保问题,之前的老邻居——钢厂、水泥厂等,都搬迁了,而这些电厂,也在拆毁的死亡线边缘,环保改造成为唯一出路。黄台电厂投入9800万元,对9号机组现有脱硫、脱硝和除尘设备进行提效改造,并增加脱硫二级吸收塔和湿式电除尘器等设备。根据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的监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都明显下降,燃煤机组甚至达到了天然气机组的排放标准,特别是包括PM2.5在内的烟尘排放浓度,达到每立方米1.3毫克,实现近“零”排放。
环保改造,给电厂带来了新的生机,不但不用担心搬迁了,还取代小锅炉,成为供热大户。
与天然气排放接近,比天然气还省钱,“煤电超低排放”环保改造快速推进。浙江、广东、陕西、山西等省,先后宣布启动超低排放计划,天津、河北等地也有一些示范、改造项目。
据测算,浙江省实现“近零排放”的环保成本,要增加1~1.3分/千瓦时,而河南省则至少增加1.5~1.8分/千瓦时。不过,目前仅有浙江等少数省份出台了电价补贴,大部分省市的改造成本,是由企业在承担。
此外,为了实现节能减排效果最大化,火电行业也提出:电网在分配政府电量计划时,优先满足超低排放机组发电;落实国家差别收费政策,对排放浓度低于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限值50%以上的电企,减半征收排污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