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7389万吨 同比增长42.2%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4-11-25
- 浏览量:574
今年钢铁行业来说,国内市场产能过剩、死气沉沉,但国际市场却收获颇丰。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1-10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7389万吨,同比增长42.2%,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6234万吨的出口总量。
出口猛增的同时,政策层面也为钢铁“走出去”打开了一扇门。在不久前刚刚落幕的APEC会议上,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建议,紧接着,中韩、中澳自贸区又相继落听。未来,有传言称中国还将向外资开放钢铁、炼油等领域。国际市场逐步打开、外国同行“狼来了”……钢企的生存环境正在发生微妙变化,一场国际化的战役已经悄然打响。
11月20日,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公司(以下简称“唐钢”)冷轧部镀锌彩涂车间三镀锌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对加工好的钢板进行最后的包装。不久,这些钢板中的一部分将漂洋过海,销往遥远的中东、南美或是东南亚。分管出口工作的唐钢副总经理李一栋说,前三季度,唐钢出口量达到305.6万吨,同比增幅超过37.5%,与2013年全年出口总量已基本持平。
不光是唐钢,今年以来,我国的钢材出口快速增长,月出口量屡创历史新高。中钢协在第三次季度行业信息发布会上预测,全年钢材出口突破8000万吨已成定局。
河北钢铁集团国贸公司唐钢分公司出口部部长韩以政表示,在各出口目的地之中,南美、东南亚两个地区的业务增长最快,比如东南亚地区的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钢材需求量大,价格也比较稳定,已经成为中国钢材出口的一个新兴市场。
价格方面,分析师刘新伟表示,中国钢材本来就比欧美同类产品便宜,加之今年铁矿石价格下跌,使得其价格优势进一步凸显,每吨能便宜100-200美元,颇受国际市场欢迎。
同时,出口价格与国内价格相比,还是出口价格更高,因此钢企也更愿意将产品卖到国外。尤其是像唐钢这样产品附加值较高的企业,韩以政告诉记者,按照唐钢1-10月330万吨的出口量计算,出口比在国内销售已经多卖了2亿元。
出口增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倒逼结构的转型升级。国外用户对于产品质量、服务体系等的要求更高,反过来又会促进企业提高研发投入,改善服务质量,优化整体结构。
韩以政表示,目前,出口量在唐钢总产量中的占比已经接近30%,利润贡献率则更高。明年,唐钢计划进一步实现出口量500万吨,在他看来,实现这一目标“没有困难”。
除了把产品卖到国外,钢铁行业还希望把工厂直接开到外面去。1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第17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时表示,中国鼓励国内的钢铁、水泥等优势产能以投资、租赁、贷款等方式转移到有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东盟国家,实现互利共赢。
今年9月,河北钢铁集团宣布在南非建立一家产能500万吨的钢铁项目,该项目也是当前我国在海外投资建设的最大规模全流程钢铁项目。11月18日,河北钢铁集团又将持有的全球最大钢铁贸易与综合服务商——瑞士德高国际贸易控股公司的10%股权增至51%。
据了解,河北省已制定《河北省钢铁、水泥、玻璃等优势产业过剩产能境外转移工作推进方案》,钢铁方面,方案提出到2017年要实现全省转移境外钢铁产能500万吨的目标;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省转移境外钢铁产能2000万吨。
此前,钢企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化解产能过剩,实现转型升级等,关注出口的企业比较少。不过,今年以来关注出口的钢企已经越来越多了。
事实上,整体来看,中国钢材出口的潜力仍很大。出口量只占国内钢铁总产量的不足10%,而其他钢铁大国的出口占比则高达30%多。不过,业内人士提醒说,国际化只是化解产能过剩的方式之一,也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国际市场上。钢企还是要主动压缩产能,调整结构。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
下一篇:河南郑州地下发现丰富页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