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相关行业 > 重庆水泥市场开工率仅为60% 水泥产能过剩破坏市场价格机制

重庆水泥市场开工率仅为60% 水泥产能过剩破坏市场价格机制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3-07-10
  • 浏览量:584
【字体:
中国水泥协会秘书长孔祥忠表示,西南地区水泥产能过剩已经引发恶性化竞争,严重危害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和企业的生存。重庆水泥市场开工率仅为60%, 水泥产能过剩破坏市场价格机制。

  

根据重庆市水泥协会秘书长马泽民提供的数据,2012年,重庆市水泥总产能达到7600万吨,水泥产量5276万吨,同比增长4.41%,但全行业亏损1.05亿元,企业亏损面占39.32%,成为全国各省市中的亏损冠军。

  

“今年1~4月,重庆水泥行业又亏了1350万元。”马泽民说,重庆的行情之所以劣于全国,根本原因在于过去几年生产线集中核准太多。“2007年重庆核准了12条新型干法生产线,2008年又核准了16条,2009年核准了10条生产线,这些数字很惊人”。

  

“同其他行业相比,水泥属于短腿产品,同质化较高,在产能过剩的大前提下,如果无法实现行业协同,就很容易陷入恶性价格战。”中国水泥协会秘书长孔祥忠表示。

  

在6月20日审计署公布的“348个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审计发现的违规使用资金问题及整改情况表”中,约60家为水泥制造企业,占比近20%,涉及骗补资金超过8200万元。在这约60家水泥企业中,有18家为重庆企业,占比达30%,涉及骗补资金为1488万元。

  

“对于水泥企业而言,骗补属于险中求财,在某种程度上也算被逼的。”上述业内人士直言,市场严重饱和、价格低位、利润率持续下滑,给生产企业带来的压力外行人很难有所体会。

  

在孔祥忠看来,遏制恶性价格战的有效办法便是兼并重组。“如果一个地区前十大水泥企业的产能占比在70%以上,那么价格上只要大家相互协同,提升则指日可待。”

  

中国镁质材料网 采编:c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