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取得新成效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8-12-18
- 浏览量:699
12月17日,从宁夏生态环境厅2018年环境质量通气会上获悉,针对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宁夏不断强化领导责任,及时制订整改方案,不回避、不护短、不推诿,督促责任单位全面排查,并加大资金投入,狠抓整改任务的落实,取得了新成效。
针对整改问题,宁夏成立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33位省级领导包抓全部57项整改问题;各地党委和政府严格履行生态环境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投入保障更加有力,全力抓好整改工作。截至11月底,2016年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的41项整改问题,基本完成整改29项,正在有序推进12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期间转办的1339件群众投诉件,已办结1317件,办结率达98.4%。
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为契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面提高。宁夏对保护区内多年来存在的100多家厂矿企业实施关停退出,目前169处点位全部完成整治,全面打响了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攻坚行动;投入14亿元专项资金开展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目前已完成总体任务的99%,得到了生态环境部充分肯定。同时,银川市投入60多亿元,实施“东热西送”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灵武市至银川市市区),建设42公里供热双向主管道、20座中心换热站和108个末级换热站,取代了分散式供热锅炉140多台,实现集中供热面积3770万平方米,大幅消减了冬季供暖期的燃煤排放物,终结了银川市分散式供热的历史。
据了解,宁夏还先后投入资金2.6亿元,封堵渝河沿线畜禽养殖场、马铃薯淀粉加工厂等非法直排口27处;清理淤泥及沿线各类垃圾116万余方。新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处理站,实现了渝河沿线城镇建成区所有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渝河水质由Ⅴ类改善为Ⅱ类。同时,累计投入近3亿元,实施防渗隔离沟、6000亩氧化塘、南北岸污水厂提标改造等重点治理工程,关停沙湖景区垃圾填埋场、骆驼养殖场,实施退渔还湖、退耕还湿,全面禁止人工养殖和耕种,4至11月沙湖水质稳定达到Ⅳ类;坚决退出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8台风力发电机组, 268处人类活动点位全部完成整治并实施生态修复;加大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排查出的124处人类活动点位中,整治和合法保留的123处,整治完成率99.2%。
宁夏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强小媛介绍,下一步,宁夏生态环境厅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强化对各地各部门整改工作的指导服务和督查督办,充分运用“一报一台一网”等媒体平台,坚决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推进蓝天保卫战、黄河保卫战、净土保卫战、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
上一篇:现代供应链金融如何“动”起来
下一篇:第三届矿业权信息交流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