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综合经济 > 陕西国土资源厅力推矿产开发管理提质增效升级

陕西国土资源厅力推矿产开发管理提质增效升级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4-04-15
  • 浏览量:407
【字体:
陕西国土资源厅力推矿产开发管理提质增效升级。2014年一季度以来,陕西省国土资源厅深入贯彻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土资源工作在大局中的定位,以调研为先导,以守住底线为基础,以“西安经验”为蓝本,逐级开展工作试点,将矿产开发的新定位新理念新要求落实到基层,努力提高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源头管控作用,为矿产开发管理提质增效升级和矿业持续健康发展开了好头。
 
以调研为先导 探索数量质量生态并举的管控机制
 
陕西省矿业经济在“十一五”以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跃居全国矿产资源大省、能源矿产大省及万亿元GDP省份行列,矿产开发管理工作日趋科学规范。然而,依然存在开发规范小、布局散、“三率”低、环境成本高等矿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立足于部里的新定位新理念新要求,把探索数量、质量、生态并举的管控机制列入当年矿产开发管理的重点工作,着力解决重数量轻质量、重生产轻生态等矿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基于“谋定而后动”的思路,省厅决定以调研为先导,通过“调查研究、采纳建议、安排实施、跟踪问效”的方式,使调研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果,积极稳妥地探索建立新的管控机制。
 
为此,省厅设立了一组有关“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综合利用、健全标准”的调研课题。一是开展秦岭山区钒、石煤矿山开采情况调研,全面了解安康市114户钒、石煤矿山的开采现状,现场探讨石煤矿山勘查规范和工业指标空缺以及矿种认定、监管职责争议问题,就“采煤弃钒”、“采钒弃煤”等共伴生矿不能综合利用的现象提出了具体整改意见。二是开展矿山“采选冶”先进技术工艺调查,准确掌握全省矿产开发利用水平,为建立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动态监测评价体系打基础。三是开展矿业集中度和规模化水平调研,摸清实际情况,拟定进一步提高矿业集中度和资源整合的对策及措施。四是开展采矿权分段出让调研,探索一次性划定矿区范围、分阶段办理采矿权的具体实施办法,对欠缴采矿权价款的矿山使其退出采矿许可范围,同时为减轻矿山企业负担,适度延长价款补缴时限,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平稳好转。
 
以守住底线为基础 突出节约集约利用和市场配置资源
 
按照“守住底线、试点先行”的原则,陕西省国土资源厅把不浪费矿产资源、不损害生态环境、不影响群众利益、不忽视矿区安全生产作为矿产开发的“底线”,同时突出节约集约利用和市场配置资源,从八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提高审批准入门槛。坚持“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采矿权前置审批条件,严控产能过剩采矿权审批,坚决不批不符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采矿权。二是严把开发利用方案审批关。修订《陕西省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技术要求》,完善和规范编制审查工作。三是用“三新”提高“三率”。鼓励矿山企业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提高“三率”水平;制定矿产资源节约集约与综合利用考核办法,严格执行“三率”标准,落实储量动态监管要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责任和矿山安全监管责任。四是建立“落后矿山”退出机制。制定《陕西省矿业权有序退出实施办法》,开展“落后矿山”清理工作,采取依法、合理、有序的方式,使技术工艺水平落后、环境成本高、安全生产不达标、资源利用率低、长期拖欠采矿权价款等矿山在清理中退出。五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除省政府确定的重点转化、“探转采”项目外,其他采矿权资源配置原则上都采取招拍挂的市场竞争方式公开出让,严控协议出让采矿权。六是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工作。按照数量、质量、生态三者有机统一的原则,注重矿权、资金、技术要素的结合,尊重市场规律,推进非煤矿山整合,鼓励多个矿业权进行资源整合,支持找矿重大突破和矿山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化经营水平,从根本上解决矿山布局“小、散、乱、差”的问题。计划通过三年整合,使全省砂石土矿山数量从3980个降到2500个;再通过一到两年努力,降到2000个。七是推进绿色和谐矿山示范区建设试点。制定了《陕西省绿色和谐矿山示范区建设量化评审(验收)标准》,在六个矿山开展试点后全面推广,以期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共享、矿区生态治理恢复补偿及矿地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有效机制,维护矿区群众利益,推进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八是落实“建立一个机制,实现四个覆盖”的安全监管机制。即,建立乡镇巡查、县级监管、市级监督、省级检查的矿山安全监管机制,实现领导干部包抓矿山安全生产全覆盖、监测监管全覆盖、执法巡查全覆盖、监管器材配备全覆盖。
 
以“西安经验”为蓝本 将矿产开发的新定位新理念新要求落实到基层
 
西安是著名的旅游城市,蓝田、临潼、长安、户县、周至等五个县(区)的部分辖区地处秦岭自然保护区和秦岭北麓人文景观区,设有不少中小规模的建材石料和砖瓦粘土矿权。2008年《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颁布后,该市一手建设现代产业基地,一手关闭传统落后的矿山企业,推进矿区产业升级,先后关闭了31个达不到最低生产规模或未办理林地使用手续、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矿山;到2013年底,将采矿权从98个减少到37个。目前,在禁止开采区内的采矿权已全部关停,限制开采区内不再新设探矿权和采矿权,未到期的老矿山在服务年限到期时也将随之关闭。其中临潼区、长安区在秦岭山区已没有采矿权设置,全市探矿权将于2018年全部有序退出。近年来,西安市在“小矿种大管理”、推进砖瓦粘土和建材石料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长安区在打造现代化新型建材企业聚集区、户县在建筑石料矿山规模化方面成效突出。全市关闭传统砖窑130个,恢复耕地5000余亩,盘活建设用地4000余亩,收到了提质、增效、节地、环保、安全的多重效果,形成了对落后矿山“零容忍”,对破坏生态的矿山坚决“说不”,建设绿色和谐矿山,使企业与矿区群众“双受益”的“西安经验”,对实施矿产开发中的秦岭保护、关中美化、陕北绿化要求具有借鉴意义。
 
  为了深入贯彻矿产开发的新定位新理念新要求,使部、省两级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从顶层落实到基层,陕西省国土资源厅2014年3月在西安市召开了全省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现场会,组织各市国土资源局和省厅有关处室负责人现场考察了户县的一个建筑石料矿山、长安区新型墙材产业基地的三个新型材料企业。新编了《矿产开发手册》,现场分发到各市、县(区)。在形象直观的条件下,分析矿产资源开发的新问题,宣讲国土资源工作的新定位新理念新要求,明确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同时,按照部领导有关“总结出可复制、能推广、利修法的改革经验”的讲话精神和省厅的具体安排,要求市、县(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学习借鉴“西安经验”,结合本地矿业实际,每个市至少选择一个县(区)开展试点,将成功经验向全市推广;每个县至少选择一个矿山开展试点,推广到矿山企业。在试点和推广期间,省厅将巡回各市、县(区)进行指导和检查,努力将新的矿业发展方式落实到基层,把“一张好的蓝图绘到底”,全面提高资源保障和管理服务水平,促进矿业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