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综合经济 > 9月份CPI超预期上涨 央行未雨绸缪回笼资金

9月份CPI超预期上涨 央行未雨绸缪回笼资金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3-10-21
  • 浏览量:390
【字体: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大大超出市场预期。
 
这一数据不仅让“稳增长”与“促转型”的政策平衡更显艰难,也让人们分外关注央行将进行何种力度的货币政策操作,以应对通胀上涨压力。
 
谜底在上周的公开市场操作中揭开。
 
继上周一对到期规模为160亿元的3年期央票进行部分续做,续做规模为55亿元后,周二(10月15日),央行又进行了回购利率为3.9%的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周四在央行发言人对流动性增长有所加快表示担忧后,央行干脆暂停了7月底以来重启的逆回购操作。即便是周初操作,人们发现,无论是3年期央票续做,还是短期逆回购操作,规模均远低于此前的操作,表现出货币当局回收流动性的意图。
 
自今年7月开展3年期央票到期部分续做后,央行迄今已累计进行了7次续做,累计续做规模为4063亿元,但上周的续做规模为历次最小。同样,节后第一周,逆回购大幅放量,央行通过650亿元7天期逆回购及48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向市场净投放资金330亿元。而上周,风向陡变,在有160亿元央票和650亿元逆回购到期的情况下,央行不仅没有继续保持放量态势,反而仅象征性地开展了55亿元央票续做、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最终从市场净回笼资金445亿元。
 
从资金净投放,到资金净回笼,前后虽仅隔数日,但遽然变化的操作方向,却让市场机构感受到了“阵阵凉意”。
 
货币政策操作方向变化的背后,正是创7个月来最大升幅的CPI数据的问世,以及货币当局为此迅速开展的未雨绸缪的针对性操作。
 
虽是缩量操作,但无论央票续做,还是逆回购,央行在上周都一一进行。央行何以要进行如此操作安排?
 
如此操作,至少向市场清晰地传递了以下三个信号:
 
一是央行“锁长放短”的操作思路不变。“锁长放短”是央行根据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形势变化,在今年下半年进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式的创新。鉴于当前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外汇占款能否继续保持8月份的增长势头也难以预料,这使得央行要保持流动性适中水平和维护货币市场稳定,就必须通过冻结长期流动性和提供短期流动性的组合操作,来对流动性施加综合影响。上周的“55亿元3年期央票续做+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正是“锁长放短”思路的体现。通过这一操作,央行告诉市场机构,锁定长期流动性的操作一直在进行中,而且不会停止,金融机构不要对流动性放松抱以过高期待。甚至,如果通货膨胀风险持续加大,央行不排除会采取重启发行3年期央票的方式,以深度锁定流动性,实施实质性货币紧缩;“锁长放短”的时机和力度,则取决于CPI的未来走势。
 
二是央行维护货币市场稳定的态度不变。货币市场的稳定,建立在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不会出现异常波动的基础上。这就需要货币当局密切关注流动性变化情况,适时适度收放资金。上周,虽然央行最终实现的是资金净回笼,但实际操作中,央行依然开展了一次缩量逆回购操作,表明货币当局非常注重流动性微调,以满足金融机构短期资金配置需求,确保微调后的货币市场利率能比较精确地反映央行的货币政策意图。
 
三是央行不会无视CPI的上涨而一味迎合市场需求。近日,央行新闻发言人在就当前我国货币信贷形势、银行体系流动性状况以及房地产信贷情况等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明确表示,“银行体系流动性增长有所加快”,资金供应总体充裕。与此同时,9月份CPI同比大涨。宏观经济基本面和资金面数据的异动,显然引起了央行高度警惕,表现为在数据公布后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央行立即进行了操作方向和规模的灵活变化。当然,鉴于3.1%的数值,虽为7个月来最大升幅,但也没有触及宏观调控的“上限”。因此,央行在针对性应对中,仅通过3年期央票续做和短期逆回购缩量操作,并配之以“零操作”,实现了流动性的小规模回笼。
 
  从上周货币政策操作意图看,通过灵活调节逆回购数量,央行继续传递了流动性紧平衡的信号。由于新一届政府一直强调不要依靠货币增量,适当控制货币发行量,重点通过盘活存量来维持经济增长,而9月末的M2也仅同比增长14.2%,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因此,未来数月流动性对CPI的推动作用不大,CPI或将温和可控。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只要CPI涨幅不超过3.5%,货币政策就依然会维持中性偏紧状态。
 
中国镁质材料网  采编:DY

相关文章